飲食有道,養心顧肺

 

營養科 蔡淑棋營養師

112年十大死因,心臟病和肺炎分別第二和第三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是心臟病主要致死原因;另外,肺炎由第六躍升第三,是重大威脅健康的疾病,須小心防範。

▎心臟病風險因子與飲食關聯
每日攝取4份蔬菜、2-3份水果、2份低脂乳製品,選用全穀類(非精緻食品)、植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苦茶油等)。
每週攝取2-3次魚類、雞肉、豆類製品、4次堅果。
每週紅肉少於2次、烘焙點心少於2次、含糖點心少於1次。

▎肺炎風險因素與飲食建議
肺炎可由病毒引發,如新冠肺炎,或食物嗆咳引起之吸入性肺炎。針對病毒引起之症狀,源自於免疫力下降;而年長者吸入性肺炎,可能與營養不良和吞嚥肌群無力,或中風所造成。建議飲食如下:

(1) 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調整發炎,選擇堅果類、魚類、植物油;然而,長時間高脂飲預覽變更 (在新分頁中開啟)食,身體呈現低層度發炎使免疫細胞功能下降,因此須避免高度油炸食品。
(2) 冷色系蔬果富含花青素、硫化物、多酚類等,有助提升免疫力。
(3) 維生素C和維生素E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前者主要存在於水果,如芭樂、奇異果,後者存在於植物油脂中。

預防心血管與肺部疾病的最佳飲食4方針:
1 維持適當營養狀況。
2 多攝取蔬果、全榖雜糧類。
3 植物與白肉為主的優質蛋白質 (豆魚蛋雞肉)。
4 避免食用過量高糖、高油炸、紅肉,及高度加工食品,以降低心臟疾病風險及降低身體發炎程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