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的種類、篩檢與預防
腸胃肝膽內科 鄭琮譯醫師
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常年盤據台灣前三名,是國人需要重視的一項疾病,而大腸癌主要由三種機轉發展而來,分別為:1、小腺瘤長大變成大腺瘤再演變成癌症(染色體不穩定路徑chromosome instability, CIN),約占50-70%。2、鋸齒狀息肉途徑(CpG島甲基化表現型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 CIMP),約占30-35%。3、LYNCH綜合症(微衛星序列不穩定路徑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約占3-5%。因為形成機轉不同,所以息肉階段的種類就可能有所不同,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大腸息肉:
1. 腺瘤(adenoma)
可分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扁平鋸齒狀息肉(sessile serrated polyp, SSP)及傳統鋸齒狀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 TSA)。增生性息肉不屬於癌前病變,若是位於遠端大腸,像是乙狀結腸、直腸的小型增生性息肉,更鮮少有進一步癌化風險,目前治療指引是不需要特別去做切除。扁平鋸齒狀息肉及傳統鋸齒狀腺瘤,則佔了30-35%左右的大腸癌成因,也因為形態較一般腺瘤來得扁平且和正常組織的邊界不好界定,被認為是造成大腸鏡檢後大腸直腸腺癌的一部分原因。扁平鋸齒狀息肉為癌前病變,故切除後與腺瘤一樣,需要和醫師確認下次大腸鏡追蹤時間才能預防進一步的癌變。
2. 扁平鋸齒狀病變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若結果陽性,需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美國指引則建議,一般風險者(沒有家族病史,也沒有特殊的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病史),建議從45歲開始定期接受大腸鏡篩檢;若有上述風險因子,則視狀況提早開始篩檢,並更密集的追蹤。
3. 發炎性息肉或偽息肉(inflammatory polyp or pseudopolyp)
發炎性息肉為大腸黏膜發炎增生所導致,大部分是由浸潤的發炎細胞與再生的腸黏膜所構成,若是只有黏膜層受損結痂形成像是息肉一般的突起物就稱為偽息肉。發炎性息肉或偽息肉並非癌前病變,不需特別處置,但這類息肉容易出現在有發炎性大腸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人身上,而發炎性大腸疾病患者有較高的大腸癌風險,故需要定期追蹤,通常需要在疾病診斷後和醫師確認下次大腸鏡追蹤時間。
為良性組織但錯亂排列生長的息肉,若是偶發性(sporadic)的缺陷瘤若無腸胃道出血或是脫垂等症狀並不一定要做處置且切除後也鮮少復發;但有合併息肉症候群像是Peutz-Jeghers syndome或是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的患者,有較高的大腸癌機會,仍須密切追蹤。
目前的實證醫學證實,定期大腸鏡追蹤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而專業醫師會根據息肉數目、大小、及病理報告決定追蹤的間隔,因此做完大腸鏡後務必跟醫師確認下次大腸鏡的追蹤時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