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腸」腦連結 吃出營養好滋「胃」
營養科 林毓禎營養師
2014年《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文章證實,腸內菌對精神狀態的影響是確定的,大腦功能也深受腸道微生物影響。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質(肉類)及高油脂飲食型態,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食用香腸、火腿及熱狗等肉類加工品可能是導致大腸癌的1級致癌物,而紅肉則被列為次級致癌物。在預防大腸癌飲食方面,除需減少紅肉類(豬、牛、羊)、加工肉品及高油脂食物攝取頻率以外,以下也提供三點有助於維持腸胃健康的營養小撇步。
攝取豐富膳食纖維,預防大腸直腸癌
膳食纖維在腸胃道消化後,會在腸道醱酵,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提供腸道細胞及益生菌養分,維持腸道黏膜健康,也能增加大腦神經活性。平常可多食用未精緻加工的燕麥、糙米、豆類、雪蓮子等全榖根莖類食物,以及菇類、蘋果等當季蔬菜水果;建議每天至少一餐主食以糙米或全穀雜糧為主,蔬菜每天應攝取至少煮熟一碗半,水果應至少攝取兩份,每一份量為女生拳頭大小。
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環境
當腸道有較多壞菌和黴菌時,因這類壞菌是靠大量的糖分來提供養份,此時我們就會一直想吃含有高糖份的零食或甜品;而人若長期處於高壓生活型態,不但會導致胃酸分泌減少,也會引起腸內好菌下降。建議平日可多攝取含有益生菌的原味優格或優酪乳,最好是有「健康食品」小綠人認證標示,也可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益生菌保健食品。
避免常吃冰冷食物,用餐少喝太多湯水
腸胃道消化酵素需要在適當溫度及酸鹼值,才會發揮最好作用,若用餐時喝了冰冷飲料或湯水,腸胃道溫度下降,酵素可能會變質或沉澱,此時腸胃消化食物反應也會變差,而造成脹氣、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儘量從改變飲食習慣,維持腸道健康,不但能預防國人好發的腸胃道癌症,更能穩定情緒,擁有健康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