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也會得肺癌—LDCT早期偵測,別讓風險悄悄上門!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肺癌多年來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衛福部最新公佈111年度癌症登記報告,有17982名肺癌新增患者,不含原位癌平均每天就有49人,而女性肺癌的發生率超過大腸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2位,是一大健康警訊。

 

▎臺灣肺癌的特徵與成因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與「非小細胞」兩類,臺灣約八成多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又以肺腺癌罹患率最多(男性58%,女性88%),其成因不一定局限於吸菸或是高齡族群,有時候是因為基因遺傳。根據研究統計,臺灣有超過九成的肺癌女性患者不抽菸。東亞地區的肺腺癌有其獨特性,患者不抽菸比例高於抽菸者,尤其是女性;女性患者的增加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且近10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確診案例年輕化 40歲以上最好做篩檢  

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中心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名聖醫師表示:『資料顯示,肺癌是10大癌症中五年整體存活率最低的惡性腫瘤,臺灣2015~2019年新診斷肺癌之第四期(末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僅11.4%,而第一期(早期)肺癌經手術早期診斷與治療後五年相對存活率則可高達93%』;因此,個案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很重要。很多年輕人覺得還碰不上,但近年來,臨床發現肺癌已有年輕化趨勢,且多無症狀;現在建議35歲以上可考慮、40歲以上最好做肺癌篩檢。

 

▎揪出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立大功

肺癌初期七成患者多無症狀,由於早期診斷不易,一旦出現症狀通常八成都已是晚期,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一般胸部X光檢查診斷率低,很難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但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對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比X光高出六倍,可以發現0.15公分以上的小結節(結節有機會是惡性腫瘤),是目前偵測早期肺癌最有利的方法。

LDCT檢查不需禁食、不用注射顯影劑、無危險性,整個檢查過程只需5分鐘,儀器實際掃描約6~8秒;醫師並可運用3D立體電腦輔助軟體,透視肺部的解剖構造,偵測0.15公分以上的肺部結節,顯著提高肺癌偵測率,除了方便日後追蹤,並可有效提供醫師參考及做適當處置,以根除後患。

 

▎減少接觸環境致癌物 早發現早治療

相較於歐洲國家,亞洲女性在先天上有較高比例會有肺癌基因突變,雖吸菸率低(小於4%),卻有較高的肺癌發生率(每十萬人在女性約有21.3人),因此生活上更應減少接觸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包括二手菸、空汙、廚房油煙、多環芳香烴、金屬化合物及粉塵等,減少生活中環境致癌物的暴露,以減少肺癌對生命的威脅。

且若能透過有效的肺癌篩檢,讓個案在早期發現時就接受手術,五年存活機率將可大幅提高。陳名聖主任提醒,長期吸菸或處於高風險環境者、有肺癌家族病史及經常待在通風不良廚房的家庭主婦,都是罹患肺癌潛在高危險群,應該定期做LDCT肺癌篩檢,讓自己的健康更有保障。

 


【個案分享】

案例一
  
41歲王小姐,不抽菸、無家族病史。因平時工作忙碌,想為自己安排高階健檢;沒想到,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下,發現左上肺葉有1個8mm不規則非實心(毛玻璃狀)的小結節,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經追蹤及切片證實為原位腺癌,因發現的早,及早手術切除,目前恢復良好。

案例二 
 
31歲女老師,不抽菸、無家族病史。婚前健檢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下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1個12.4mm不規則實心小結節,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追蹤的核醫檢查正子CT( PET/CT) max SUV數值為3.9 高於正常值的2.5,於是立刻接受手術切除。病理檢查為大細胞肺癌,第一期。

   認識醫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