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胃鏡發現胃息肉,會變胃癌嗎?醫:多半良性但2種症狀要小心
早安健康/西園醫院腸胃肝膽內科 張錦權醫師
最近,門診常遇到病患告知於健康檢查內視鏡報告發現胃部息肉,但是醫生沒做處理,讓病人緊張不安,不明白為何會長胃息肉。經過了解,我發現病人常常容易將「胃息肉」和「大腸息肉」聯想在一起,如果不處理就會發生癌症。
其實,胃息肉在台灣的發生比例不高,約小於10%,且大部分都是良性息肉為主,這類息肉多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大腸息肉上;大腸息肉雖然在50歲以上民眾很常見,但也多屬良性,只有腺瘤性息肉有癌變的風險。
在台灣,很多時候病患都是做胃鏡時才無意中發現胃息肉的存在,多數的胃息肉不會造成臨床上的症狀,只有極少部分的胃息肉可能會出現胃糜爛出血或胃竇處阻塞情況。
▎胃息肉的種類
一般而言,胃息肉分成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和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
🔺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
這是最常見的良性胃息肉(約佔90%),屬於良性的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常出現在胃體和胃底部。大部分的胃底腺息肉是偶發的,女性比例比男性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和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也容易產生胃底腺息肉。對於服用普通制酸劑或是短期服用強效制酸劑者,只有服用強效制酸劑超過一年以上的人,才容易出現胃底線息肉。
這類息肉大部份都不用處理,除非息肉超過1公分以上、息肉表面出現潰瘍或位置在胃竇部,才會考慮作息肉切除手術。一般來說,針對胃底線息肉患者不需安排密集的例行性胃鏡追蹤。另外,若胃底腺息肉超過20顆、位置在胃竇部或合併有十二指腸腺瘤,需考慮是否有遺傳性的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因此類患者易有大腸癌的風險,醫生須安排大腸鏡做進一步檢查和規律的胃鏡追蹤。
🔺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
這是第二種常見的胃息肉(約佔5~10%左右),屬於良性的息肉,通常小於2公分,且黏膜表面易有糜爛。如果大小超過1公分則易增加癌化的風險。此類息肉常出現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竇部合併慢性胃炎者、胃部分切除手術後引發的慢性發炎者。一般而言,男女比例一樣,多是在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研究顯示,增生性息肉常於幽門桿菌感染根除後減少或縮小。
🔺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即胃腺瘤)
約佔良性胃息肉的1~2%左右,偶發性的胃腺瘤的發生率男女是一樣的,且年紀多為60~70歲以上。這類胃息肉多數無任何症狀,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為腸胃道出血和少部分因阻塞所造成的腹脹症狀。
常出現於胃竇處或胃體和賁門處,發生的原因為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另外,胃腺瘤性息肉臨床上也被看成為胃癌前變化組織。有文獻指出,約有4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含有惡性細胞,所以,若發現此種胃息肉都應當切除和每年規律胃鏡檢查,防止之後癌化演變成胃癌。
▎檢查發現胃息肉 建議與醫師討論確認
胃鏡檢查偶爾也會看到胃黏膜以下長出來的腫瘤,例如基質瘤、神經內分泌瘤或平滑肌瘤,這些息肉有時看起來長得像良性息肉,醫師如果無法確認是否為良性息肉,做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因此,胃鏡檢查發現胃息肉時,民眾先不必緊張,應先和醫師討論胃息肉的類型和後續處理,再進一步適當處置。
Q&A
🔹如何預防胃息肉的形成?
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與幽門桿菌感染有密切關聯,所以應先確認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情況;如果有此菌感染者,應該接受藥物治療。對於胃底腺息肉,有部分成因和服用強效制酸劑有關,所以減少此類藥物的服用(少於一年),息肉就會減少和縮小。如果是體質(家族史)造成的胃底腺息肉,雖無法預防,但可3~5年做胃鏡檢查追蹤。
🔹胃息肉有什麼臨床症狀?
極少數病患會出現腸胃道的出血和阻塞性的症狀,大部份的胃息肉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