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腸激躁症(腸躁症)
腸胃肝膽內科 陳炳憲醫師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胃道「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伴隨著「反覆」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及糞便型態的改變(腹瀉或便秘)。在歐美,每5~10個人就曾經歷腸躁症。隨著生活方式西化,此疾病在國人的盛行率已高達22.1%。與腸道癌症最大不同之處,此疾病經常困擾年輕、社經地位良好等被認為相對健康的族群。
其病因至今仍不明,可能的成因包含遺傳、病菌、食物或藥物等,誘發腸道黏膜發炎、通透性增加、微菌叢改變,因而造成腸道對氣體敏感度增加、蠕動改變及影響大腦感覺異常等變化。
腸躁症雖不是致命性的惡性疾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與社交。舉兩個門診病友為例:第一位是成功的企業家,近年來解便困難,一週僅能解1~2次硬便,若無解便時就會腹脹、腹痛,因而不敢進食導致體重減輕,各種影像檢查皆無發現腹部結構異常或腫瘤,經使用多種緩瀉藥合併腸道蠕動刺激劑、抗憂鬱劑後改善症狀,體重增加。另一例為知名學者,經常需要授課及演講,但這幾年來只要一進食或演講就會腹瀉無法控制,症狀嚴重到必須放棄演講及社交生活,後來經使用止瀉藥、解痙劑及益生菌後控制症狀。
我是腸躁症嗎?
上述兩位病友皆是腸躁症的患者,但臨床表現上卻完全相異,那該如何診斷腸躁症呢?臨床上我們發現許多病友至醫院尋求各種抽血、內視鏡檢查,檢查結果都正常但症狀依然存在,因而越發緊張。腸躁症不會有腸道結構的變化,診斷上主要依據詳細的臨床症狀,因此若能詳細記錄症狀發生的時間、頻率、排便型態及飲食狀況等提供給醫師,可協助診斷與治療。
目前國際上最廣泛使用的腸躁症診斷標準為Rome IV定義:症狀起始超過6個月,最近3個月內反覆性腹痛,且平均每週至少發生一天以上,同時合併下列2項(或以上)症狀即可診斷腸躁症:
- 症狀與排便有關
- 排便頻率的改變,如便秘或腹瀉
- 排便型態的改變,如變硬、變軟或水便等
根據排便型態又可將腸躁症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及無法分類四種亞型。
腸躁症的警訊
雖然腸躁症的診斷是依賴臨床症狀,但這些症狀有時與腸癌或發炎性腸道疾病難以區分,因此,若出現下列警訊就須立即就醫:
- 超過50歲,有症狀且無接受過大腸癌篩檢者
- 近期排便習慣改變
- 解黑色大便或鮮血便
- 睡夢時痛醒解便
-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 大腸癌或發炎性腸道疾病家族史
- 腹部腫塊或淋巴腫大
- 缺鐵性貧血
- 糞便潛血陽性
深入介紹 治療新趨勢
治療的第一步:改變生活型態
控制腸躁症第一步由生活習慣改善開始,多運動、紓解壓力及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如洋車前子殼,但要避免如米糠之類不可溶性纖維。近來熱門的議題為低腹敏(low-FODMAP)飲食,在臨床研究中已證實可改善腹痛、腹脹等症狀。
何謂FOMAP食物呢?指的是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腸躁症患者若攝取過多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低腹敏飲食的選擇,包括:
- 水果:奇異果、柑橘、葡萄、鳳梨、芭樂、木瓜、火龍果、檸檬、草莓、藍莓、哈密瓜、香瓜等
- 蔬菜類:竹筍、豆芽、白菜、青江菜、青椒、紅蘿蔔、芹菜、菜心、小黃瓜、茄子、南瓜、菠菜、蕃茄等
- 乳製品:無乳糖牛奶
- 穀類:白米、糙米、玉米、小米、馬鈴薯、山藥、芋頭等
- 糖類:砂糖(蔗糖)、葡萄糖、甜菊糖、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
腸躁症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以改善症狀為主,每位病友需要的治療皆不相同,需詳細記錄症狀與治療反應與醫師討論。傳統上常使用的治療如薄荷油、解痙劑、抗憂鬱劑等可改善腹脹、腹痛等症狀;緩瀉劑可改善便秘;止瀉劑、鴉片類藥物、5-H3受體拮抗劑可改善腹瀉等。近年來許多新上市的藥物也讓大家引頸期盼,如刺激腸道分泌,改善便秘型腸躁症的藥物,如Linaclotide、 Plecanatide等。
益生菌的選擇也是近來熱門的話題,在臨床研究中的確可改善部分腹痛、腹脹等症狀,在挑選時以含有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sp.)及乳酸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sp.)為佳。
糞便移植治療腸躁症?
糞便移植是近年來熱門的醫學議題,腸道是人體內最多微生物的地方,腸道微菌叢與許多內科疾病息息相關,如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到帕金森氏症等都與微生物有關。近年來,糞便移植已成為新型的治療方式,對於治療「困難梭狀桿菌」感染有不錯的效果。腸躁症與微菌叢間的相關性也是近來研究的熱門議題,糞便移植是否也能成為腸躁症治療的下一個新星呢?目前初步的幾篇研究結果仍未具有一致性,雖然在2篇隨機分組研究中,發現大腸異體糞便移植似乎較安慰組治療效果為佳,然而如何篩選合適的糞便捐贈者、如何標準化移植的方式、對哪些腸躁症患者治療效果較佳等問題仍未釐清,仍需更多研究來證實糞便移植在腸躁症的實用性。
結語
大腸激躁症雖是功能性的疾病,但仍須謹慎地與大腸癌或發炎性腸道疾病做鑑別診斷,若有此困擾的讀者,可詳細記錄症狀至門診與醫師討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