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胃腸鏡檢查
麻醉科 石智仁醫師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癌症連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由於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上近年來黑心食品充斥,胃癌與大腸癌的發生率始終高居不下。而所有的篩檢方法中,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始終是診斷胃潰瘍、胃癌、大腸瘜肉甚至腫瘤等病灶最好且最直接的工具。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多數人也開始意識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因此胃鏡與大腸鏡的檢查也日趨普及。
然而,一提到做胃腸鏡,很多人總是面有難色。因為傳統上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幾乎都是在病患清醒的情況下進行。很多人咽喉反射敏感,即使喉嚨噴上局部麻醉藥,仍然無法消除胃鏡檢查時的噁心嘔吐感;有些人腸道彎曲或腹部手術後沾黏,常因為腸鏡壓迫牽扯腸壁導致疼痛難耐,不得不半途中止大腸鏡的檢查。也因此,在強調人性化醫療、提高就醫品質的時代,由麻醉藥物介入的無痛胃腸鏡檢查治療方式逐漸成為潮流。
一般來說,所謂的無痛胃腸鏡檢查中使用的麻醉方式為意識鎮靜(conscious sedation),即經由靜脈給予短效甚至超短效的麻醉鎮靜及止痛藥物。這除了可以幫助病患克服鏡檢時產生的疼痛不適感,也可以大幅降低病患因害怕、焦慮對身體所產生的許多併發症及不愉快的記憶。而在實施之後,受檢者除了短暫頭暈,大多不會有太多不適症狀,且都能在短時間恢復原本的精神狀態及生活功能。
過去的觀念,部分學界認為痛是一種警訊,因此擔心大腸鏡檢查在無痛的狀態下會增加腸穿孔等併發症的機率。不過,根據國內外及本院的臨床經驗應用顯示,腸穿孔、出血等併發症並未因此而增加。而且,隨著醫療進步,可以配合內視鏡的利器越來越多,很多瘜肉或早期腫瘤在內視鏡底下即可進行切除,在無痛的狀態之下,腸胃科醫師可以做更精準可靠的檢查或治療。
然而,即使無痛腸胃鏡檢查所給予的麻醉藥物輕微且短效,但仍然有可能造成短暫呼吸抑制導致血氧濃度下降或是血壓下降、心跳變快或變慢等生命徵象的改變。所以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接受無痛腸胃鏡的檢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或重症病患可能會增加麻醉的風險,因此所有受檢者在檢查之前都必須經過麻醉專科醫師審慎評估以及詳盡解釋,在適合的情況下才進行檢查。另外,受檢者還須慎選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參與及有監測儀器能夠完整監測生命徵象的檢查場所,才能針對即時的生命徵象變化加以處理,讓檢查品質與生命安全得到最佳保障。
本院自開始進行無痛腸胃鏡檢查,至今每年超過六千位無痛受檢者,每例均經過審慎評估且在完整生命徵象監測儀器下由麻醉專科醫師進行麻醉,讓受檢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完善的檢查與治療。建議民眾可適時利用無痛內視鏡檢查,在無痛狀態下進行預防性檢查;或有症狀時找出正確病因並及早治療,以維護消化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