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肝膽科 吳政輝醫師
衛福部統計至民國103年止,癌症已連續3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癌(colon cancer)在近年死亡率也居癌症患者的第三位,自民國95年以來,大腸癌在台灣的癌症發生數則都是第一位。
大腸癌在初期並無症狀,然等症狀出現後往往都是中後期了,所以目前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多是從腺瘜肉(adenoma)轉變而成腺癌
(adenocarcinoma),及早發現瘜肉而處理掉,即能減少大腸癌產生。
一般大腸癌篩檢從糞便潛血檢查(化學法gFOBT,免疫法iFOBT)、大腸鋇劑攝影(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CT colonography)、乙狀結腸鏡檢查(flexible sigmoidoscopy)及標準(gold standard)的全大腸鏡內視鏡檢查(colonoscopy)。
國健署從民國93年開始,推動每兩年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現今檢查年齡層為50至74歲,若檢查為陽性,則建議做更進一步大腸鏡檢查(若不適合則建議乙狀結腸鏡加鋇劑攝影)。免疫糞便潛血檢查依歐美經驗,可以降低30%大腸癌死亡率,且較為經濟簡便,所以國健署一直努力增加國人篩檢率。
一般而言,男性有25%機會發現腺瘜肉,而女性有15%機會發現腺瘜肉。瘜肉有10%機會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早期大腸癌有30%機會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晚期大腸癌有90%機會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而免疫糞便潛血檢查若為陽性,則50%機會發現瘜肉,5%機會發現大腸癌。
換句話說,一般人若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為陰性,仍有一定機會發現瘜肉甚至是大腸癌症,所以在經濟及意願許可下,適齡的每個人接受大腸鏡檢查是相當必要的。
美國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建議50歲以上的人,最好都做一次大腸內視鏡檢查,若有近親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則建議40歲或親人發現大腸癌年紀減10歲,開始做大腸鏡檢查。
所以我們建議除了每日運動、避免肥胖、忌菸酒、少吃紅肉或加工肉品、得到足夠維生素D及多吃高纖和抗癌食物外,定期篩檢甚至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更能達到大腸癌預防甚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