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小宣為餐廳經理,因工作需求,每天都得和客人喝酒搏股骨又稱大腿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頭,它的最上端為圓球狀感情,除了餐廳菜色美味之外,由於他的好人緣,也替餐廳 培養一群死忠顧客。但近半年來,走路時經常感到髖關節異 常疼痛,赴醫檢查發現竟是長期酗酒,導致股骨頭壞死......
七十五歲的阿文阿嬤平常活力充沛,雖然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仍常幫忙家裡做生意。五年前,她在健康檢查時發現糖尿病跟高血壓,因為怕西藥傷身,選擇服用朋友介紹的中藥偏方養身。最近她走路越來越喘、倦怠無力、下肢水腫,被家人送來醫院,檢查後發現腎衰竭合併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及高血鉀,經過緊急血液透析後,身體情況總算穩定下來。健保署統計,2018年因為慢性腎臟病就醫人高達36萬4千人,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人數達9萬人,可見腎臟疾病對國人健康的影響甚鉅。 ▎腎臟,體內的過濾器 腎臟對於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簡單來說,可把腎臟看成是一個過濾器,把血液中不需要或有害的東西排出去,留住身體需要的物質。除此之外,腎臟還擔負了其他重要功能,包括身體廢物、毒物、藥物的排泄,水分的調控、電解質的濃度調整、體內酸鹼的平衡;許多內分泌調控也由腎臟負責,當每次心臟收縮時,大約有四分之一的血液會被送到腎臟進行上述的工作。 ▎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及症狀 儘管腎臟如此重要,但它卻是個相對沉默的器官,在慢性腎臟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目前國內統計資料顯示,最常造成腎臟病的原因是病患本身有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高血脂,其中糖尿病患者更是洗腎人口的最大宗,約三至四成將走到洗腎病程;其他像長期服用止痛藥、不明來源中草藥、家族有腎臟病遺傳病史例如多囊腎、年紀大、肥胖等都是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 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有五大症狀可供參考:包括有蛋白泡沫尿或血尿、高血壓、貧血、倦怠、下肢水腫等症狀都要特別注意,除了蛋白尿或血尿在腎臟病早期會出現,在後面出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腎臟病晚期甚至腎衰竭。因此,高風險族群的定期追蹤及一般民眾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腎臟病變。 ▎什麼是洗腎? 當腎功能惡化到一定程度,無法維持身體平衡,毒素累積造成尿毒症狀如:噁心、嘔吐、疲倦、食慾不振,水分堆積造成水腫、肺部積水,高血鉀,酸中毒,就必須開始進行腎臟替代療法,用儀器代替腎臟的功能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也就是俗稱的「洗腎」。 目前腎臟替代療法主要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兩種。血液透析是透過人工血管或自己手上的動靜脈廔管將血液抽取出來,經過機器及人工腎臟的過濾後,將乾淨的血液送回體內。腹膜透析則是利用自己肚子裡的腹膜當作過濾網,將透析液由腹部埋管灌注至腹腔,廢物交換過濾出來後,再將透析液引流出來。至於患者適合使用何種透析方式,則需要醫師的專業評估。 定期追蹤檢查,將危險因子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控制好,規律運動,少吃精緻加工食品,清淡飲食不攝取過多的鈉離子,小心服用止痛藥,不吃不明來源中草藥,維持腎臟健康,是避免洗腎的不二法門。 認識腎臟內科 預約門診
日前新聞報導,中國一哥易建聯在CBA總決賽時,雖然帶領在體壇上,不乏知名運動員受阿基里斯腱斷裂所苦,如洛杉廣東獲得總冠軍,卻不慎受傷造成阿基里斯腱斷裂,需休養 一年,恐影響其職業生涯……
PRP (Platelet-rich plasma)意指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又稱之為增生療法我們的血小板除了能夠凝固血液,還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回春療法或再生醫學療法。近年由於運動界或演藝界名人 的使用,PRP在門診的詢問度越來越高。
急性心肌梗塞指供應心臟血管產生粥狀硬化,使血管內壁形成斑塊並增厚,在某些特定時間及條件下,血管內壁斑塊破裂致堵塞血管,心臟肌肉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而壞死,造成心臟功能迅速惡化,是一個非常危急的重症。在台灣每年大約有接近2萬人罹患心肌梗塞,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可能會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所以,病人突然感覺胸口悶痛、胸前有壓迫感、喘鳴、盗汗、全身乏力的時候, 應迅速就醫,以便釐清病情。 ▍心肌梗塞發生時的治療方式 當確診急性心肌梗塞後,首要任務就是要儘快把已經或接近堵塞的血管打通(又稱血管再灌流治療),儘量減少血管堵塞對心肌損害。臨床上有兩種血管再灌流治療方法,包括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或緊急心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 某些嚴重心肌梗塞可能需要進行緊急開心手術救命,實務上究竟哪種治療方法對患者比較恰當,則有賴於臨床醫師按照台灣以及國際最新心肌梗塞治療指引和患者當下狀況,作最好判斷。在生死一瞬間時刻,建議患者及家屬應與醫護人員充分配合,冀能使得到最快速、最妥善治療。 ▍治療後 須持續嚴謹控制生活習慣 即使迅速完成血管再灌流治療後,心肌梗塞本身還是有可能造成各種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心臟衰竭、肺水腫、休克、心律不整、心包膜積液及填塞、二尖瓣膜損害、心中隔或心臟外壁破裂等。患者仍必須住院(加護病房)輔以藥物治療及密切觀察病情後續變化。 當情況穩定下來,出院前應再次評估心臟功能及活動能力。患者往後需要定期服藥,並更嚴謹控制體重、血壓、血糖及血脂肪。鼓勵改進有害的生活習慣,如戒瘀、戒酒、低鹽、低油飲食等。 患者應積極參與心臟復健訓練,透過輕度至中度運動訓練能降低心臟對氧氣需求量,減少心絞痛或心律不整發作次數,提昇日常活動持久力,改善心肺功能,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再發生率。
最近寒意漸濃,冷風吹過,不禁讓人顫抖,大家都會趕快多穿衣服保暖,而身體面對冷風刺骨,皮膚表面的微小血管會收縮來保持體溫。事實上天氣轉變尤其是氣溫大幅改變對一般民眾的身體構成壓力,高齡長者尤其需特別注意。在季節轉變的同時,公車司機正在開車時突然失去知覺;在健身房運動跑步突然倒下;一位老阿媽有一天突然發現走路感覺很喘、下肢嚴重水腫疼痛; 一位阿公主訴上腹部隱隱作痛,吃不下飯等,上述情況都可能和心肌梗塞有關。 ▍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 一般來說,心臟血管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血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而使血管壁變硬,導致年紀越大,血壓越高,再加上如果病人同時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 (血糖過高)、慢性腎病、高膽固醇等,會促使脂肪微粒囤積在全身血管壁內,使血管壁變厚,血管越來越狹窄。 血管壁內長期累積不正常脂肪微粒,短時間內會誘發大量發炎細胞聚集在血管內壁,造成小血管內壁破裂,進而誘發血管內血小板凝集反應,再加上血管壁內平滑冗收縮 (血管痙攣)可能造成血管內腔完全堵塞。心肌細胞因缺血而壞死,並出現心臟無力、血壓過低、心臟電流亂竄 (心律不整),甚至死亡,那就是心肌梗塞的原由。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 當我們在對抗心肌梗塞這個疾病時,常囑咐大家要早期預防:從年輕時期開始注意身體健康,如經常性運動、清淡飲食,避免太鹹、太油膩,忌甜食、戒煙酒、生活作息要正常,避免夜生活以確保每晚獲得充足的睡眠。以延緩血管硬化進程。 人生總是無常,即使從年輕時代已注重健康,但仍會遭遇事業、家庭、感情上不可預知的困擾,當幾近滅頂的煩惱和巨大的壓力來臨時,除了讓一頭黑髮瞬間變白之外,也可能在極短時間內造成血管內形成大量血栓而造成心肌梗塞。隨著年齡老化,個人的抗壓應變能力亦隨之變弱,若老人本身煩惱憂愁越多,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越大。故此對於患有長期慢性病 (高血糖、高血脂、慢性腎病)之長者,我們多建議儘量減少工作量,避免過度操勞,以減輕生活壓力。 ▍胸口壓痛、呼吸困難是發作前兆 當心肌梗塞不幸發生時,病人多有胸口壓痛症狀,壓痛延伸至左側腋下或脖子、呼吸困難、全身乏力和冒冷汗,大部份患者都會迅速就醫,但仍有少數患者未察覺異狀,只有輕微氣喘或隱約上腹痛,經歷「無症狀心肌缺血/梗塞」,此類心肌梗塞常見於糖尿病或女性患者,病人常不自覺心臟病發作,造成猝死。 即使倖存,亦常有心臟無力症狀,如活動時喘鳴、沒有元氣、下肢嚴重水腫疼痛表現,心肌梗塞進展至此,心臟本身已嚴重受損,病人往後的心臟照護及復健過程將更加複雜。 綜合以上所述,病人除了要長期保特正當的生活型態,除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病之外,更需隨時保持身體變化的警覺性,注意身體微恙訊號,並儘早就醫以控制病情。 認識心臟內科團隊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