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Tendinosis)」,又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是指控制拇指活動的兩條肌腱──外展拇長肌與伸拇短肌,因為長期的不當使用,以致發炎腫脹,與周遭組織摩擦增加,造成手腕關節附近的不適。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現在「媽媽手」已不侷限發生在媽媽身上了。一些日常活動如扭擰毛巾、握筆打字、點數鈔票、抱小孩、使用手機、剪刀等,這些長期使用手腕和拇指的重複性動作,日積月累下都容易促成「媽媽手」的發生。 「媽媽手」會導致患者的手腕拇指側疼痛,在手腕及拇指活動時尤其明顯,嚴重時更可能出現手腕拇指側腫脹,拇指活動不順及無力。 ▎避免媽媽手 適度伸展拇指肌肉 要預防及緩解「媽媽手」症狀,應避免拇指的過度及不當使用,減輕肌腱的負擔。例如在扭毛巾及抱小孩時,嘗試以「五指合併」的方式執行,讓手臂及其餘四指分擔動作壓力,減少拇指肌腱的受力。當長時間使用拇指工作後(如握筆、使用各種手部工具),可進行掌側肌肉伸展,並使其適當地休息,避免拇指一直處於屈曲及內收的位置。 除此之外,肌力的提升對於保護肌腱的健康也十分重要。將拇指放在完全外展和背屈的位置,也就是比「讚」的手勢,可以有效鍛鍊受影響的肌肉力量,對於避免「媽媽手」的復發也有很大幫助。 ▎「媽媽手」動作檢測
去年有知名節目主持人接受取石手術,取出體內共108顆結石,驚人的數量讓民眾印象深刻;接下來進入炎熱的夏季,更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究竟尿路結石有哪些症狀或警訊呢?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有結石的患者約占10%左右,所以你一定聽過身邊有人罹患尿路結石。 警訊1:突發性劇烈疼痛 尿路結石的患者,常見症狀是突發性劇烈疼痛,可能在半夜睡覺時,可能在日常工作時,而且非常難受,痛到刻苦銘心,恨不得直奔醫院打上一支強力止痛針;而且在結石手術處理或是排出之前,常反覆性發作,造成患者極大的不適。 警訊2:血尿、尿液顏色深 另外一個常見症狀是血尿,可能是鮮紅血尿伴隨解尿時的灼熱刺痛感,也有可能看起來是深黃色。當喝很多水,但尿液顏色看起來還是很深,就要小心有沒有血尿的問題。 警訊3:排尿量、排尿習慣改變 排尿量突然減少、排尿次數增加或是排尿困難,也有可能是結石造成的症狀。接受泌尿道感染治療或是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仍持續出現解尿方面的症狀時,也要小心是不是由尿路結石所導致,特別是攝護腺很大的男性,容易導致膀胱結石無法排出。 ▎尿路結石的產生與高風險族群 尿液從腎臟製造,會排出各式各樣的物質,若是尿量不足,使得尿液中的鈣離子、草酸或是尿酸等濃度過高,就容易使得結晶體更加濃縮沉澱、形成結石。夏天由於天氣炎熱,水分蒸發或是流汗排出,若沒注意補充水分,就容易導致結石,大約是冬季好發的3~5倍。 哪些人容易產生尿路結石呢?首先,家中有尿路結石病史的親人要小心,可能跟遺傳基因有關,或跟家中飲食習慣也有關聯;再來,每日的喝水量不足也容易發生結石;一些職業的工作者也要小心,像是高溫炎熱環境下工作的工人、廚師等,或是工作性質無法有足夠的飲水量、會有憋尿的行為的職業駕駛、櫃台服務員等。另外,尿酸控制不佳、痛風發作的患者,也容易產生尿酸結石。 ▎尿路結石的治療與預防 尿路結石要如何治療呢?一般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造成腎功能的影響以及患者感染的嚴重程度來個別判斷。若是小於0.5公分的結石,沒有嚴重堵塞的情況,也沒有嚴重腎衰竭或感染發炎,可考慮藥物治療加上大量喝水,有機會自行排出。若結石較大,0.5到2公分左右,或是有明顯堵塞症狀,導致腎功能變差,則要積極施做手術,可以選擇做體外震波碎石手術,將結石利用能量擊碎之後排出。若是大於2公分的結石,或是體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就要用手術的方式清除結石,選擇做內視鏡手術,膀胱鏡、輸尿管鏡或是腎臟鏡的手術,或是直接開腹,打開膀胱、切開輸尿管或是腎臟直接取石的手術。 預防尿路結石,一定要每天適量飲水,喝到足夠每天有2000cc以上的尿量;有代謝性疾病尿酸過高者,請控制好飲食,減少高普林食物的攝取;容易泌尿道感染,請配合醫師控制好感染的症狀;有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人也記得要治療矯正;平時沒有發作的人,也請3到6個月定時返回泌尿科門診追蹤檢查。 尿路結石,在炎熱的季節更容易發作,請大家注意以上建議事項,減少結石的產生,發作時請立即就醫,積極配合醫師建議處理,避免腎衰竭或嚴重敗血症的發生。 認識醫師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慢性疼痛是指身體發生疼痛超過三個月以上,但有時卻難以從檢查中發現,許多人頻頻就醫卻找不出病因,疼痛困擾也無法解決。久而久之,導致睡眠品質降低、焦慮,甚至影響生活品質。相同的痛處,造成疼痛與承受壓力的組織、致痛的機轉不盡然相同。大部份的慢性疼痛是因為動作單一與缺乏正確訓練,導致肌肉與肌肉、關節與關節的不協調引起。「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當不協調累積久了,看不見的微小創傷逐漸累積成較大創傷;或組織受損癒合後,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化,即使沒有真正的損傷,但大腦仍舊把感覺與痛覺產生連結,逐步發展成慢性疼痛。 ▎科技生活的負產品:肩頸痠痛 肩頸的慢性疼痛應是科技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之一。就算沒看過「富貴包」、「烏龜脖」、「水牛肩」,但一定經歷過肩頸痠痛困擾。現代生活幾乎離不開3C,上班久坐托腮歪頭緊盯電腦,回家後又抱著平板追劇,假日則只想當沙發馬鈴薯……。 這些偏靜態的生活模式,導致頭部每天處於屈曲狀態多達數千次,長期固定姿勢,使頸椎維持下頸部過度彎曲與上頸部過度伸直、肩頸周遭肌筋膜無法維持動態平衡;造成前胸與後頸椎的肌群肌肉僵硬、過度緊繃,頸椎前側與上背的肌群的肌肉被動拉長、肌力薄弱;因為緊繃與無力肌群的連線,剛好互相交叉,故稱為「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 Syndrome」。 頸椎與斜方肌、頸部深淺層肌肉與筋膜組成的張拉整體(tensegrity),上承顱骨、下接胸椎,往下更透過胸腰筋膜與中軸肌群連接,甚至透過肌筋膜動力鏈(Myokinetic chains)影響中軸穩定。隨著受影響肌肉的不同,如:枕頸部肌肉緊繃,影響大腦供血不足,易出現偏頭痛、後腦或太陽穴脹痛、頭暈、睡眠品質不佳;頸胸椎關節緊繃,使胸廓活動度受限、落枕、上背痛、胸悶;壓迫臂神經叢或胸廓出口,使肩、臂、腕及手指痠麻、抽痛、無力水腫、缺血等。 ▎勤換姿勢鬆肩頸 對於長期姿勢不良產生的肩頸慢性疼痛,最容易的改善方式,除了正確坐姿、站姿、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及用品外,建議至少每半小時變換姿勢、每天半小時的中低強度運動,避免壓力長期聚集在特定肌筋膜動力鏈。此外,針對緊繃的肌群予以適度伸展、無力的肌群則加強肌力,不論緊繃與無力之肌群,都建議進行筋膜鬆動術,在物理治療師操作下,使用高能量雷射使疲憊的肌筋膜恢復彈性、喚醒自癒力,進階再輔以神經肌肉再教育(如:DNS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訓練頸椎深層核心肌群、矯正代償模式,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