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登山、騎單車,雖然運動可以促進骨骼健康、預防骨科疾病,但若運動過程中沒有做好膝蓋防護,尤其是下坡時容易增加膝蓋承受力,使關節軟骨磨損,進而出現發炎、疼痛等症狀,若長期置之不理,可能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不可不慎。隨著退化性膝關節炎人口急遽攀升,近期門診也發現此疾病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推測為運動時沒有做好防範措施,使得膝關節過度使用或施力不當,造成膝關節內側磨損。因此,當出現關節紅腫熱痛、蹲下有困難時,民眾就應該有所警覺,代表膝蓋內部已經出現發炎積水的情形,此時必須立刻就醫治療。 通常會依照症狀及X光影像,觀察軟骨磨損的程度,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最佳的保守治療,是透過肌肉訓練、減重和改變生活型態,如減少爬山、跑步等會增加關節磨損的動作,改為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平時穿著鞋跟較軟的鞋子,可以在運動時有效吸收從足底往膝蓋傳導的能量,以減少膝關節的負荷,若症狀嚴重,則需以枴杖助行,才能使走路時關節面受力平均,減少疼痛。 ▌三招護膝運動 提升肌力與關節穩定 為避免出遊時造成雙膝不適,民眾不妨平時在家透過三招「護膝運動」,多訓練膝蓋周圍的肌肉,提升肌力並增加關節的穩定性,避免膝關節內側損傷。 ✅強化股四頭肌運動:坐在椅子上挺直背部,單腳伸直後抬起,與上半身呈90度,腳尖向內勾,維持10秒後換腳,每腳做15次。 ✅抱膝運動:坐在椅子上,雙手抱單膝往身體靠近,維持30秒後放下再換腳,每腳做5次。 ✅壓膝運動:坐在椅子上挺直背部,將膝蓋伸直、放在另一張同樣高度的椅子上,雙手輕壓膝蓋,維持30秒後換腳,每腳做5次。 多數膝關節疼痛的問題,初期可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提升肌力等方式改善,但若關節不適的症狀遲未消退,仍建議尋求正規醫療協助,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40歲男性,門診主訴當日下午開始出現深色尿液,併有雙側大腿痠痛,但解尿並無灼熱疼痛情形。無過去病史,近日無服用任何藥物,當日上午有做健身及重量訓練。門診理學檢查發現,生命徵象(體溫、呼吸、心跳、血壓)均正常,僅左側大腿明顯腫脹及出現壓痛,但並無肋脊角敲痛現象。抽血檢查發現肝指數異常(GOT 219 / GPT 95,正常值均為40以下),肌酸激酶偏高(CPK 28803,正常值140以下),尿液檢查發現尿蛋白(2+)濃度高,潛血3+。▌前言 國內運動風氣盛行,如自行車、馬拉松、健身、瑜珈等皆廣受歡迎,但伴隨而來的是各式各樣急性運動傷害,從輕微的肌肉酸痛、扭傷、韌帶傷害、肌腱發炎,到嚴重的骨折、脫臼等,屢見不鮮。上述個案即是典型的「運動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症」。 在高溫環境,如果未做好熱身,或平常沒有鍛鍊、忽然一次接受高強度並超過自己耐受程度的運動,或在潮濕悶熱環境下長期進行勞力密集工作、未補充足夠水分,就容易發生這樣的情形。其表現與延遲性肌肉酸痛或泌尿道疾病有部分類似,容易被忽略。若發生橫紋肌溶解症,輕則補充水分、多休息;重則需要住院觀察,更甚者會有急性腎衰竭及生命危險,不可不慎!
帕金森氏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六十歲以上老人。隨著老年人口比重提升,帕金森氏病患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截至2020年底,臺灣65歲以上者占總人口數16%,預計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認識帕金森氏病變得刻不容緩。帕金森患者發病前其實都有預兆,當這些症狀出現,需多加注意,避免加速惡化。帕金森氏病早期診斷有四大症狀: 🔺 一、靜態性顫抖:通常由一側手抖開始,靜止休息時,拇指及食指輕微抖動,只要手一活動,抖動就消失。典型帕金森氏病甚至被形容如「搓藥丸或數鈔票」一樣的手抖。然而也有些病人先發現當他坐著不活動時,下肢會出現如打拍子般的腳抖。 🔺 二、僵硬:單側手腳感覺僵硬,及痠、麻、緊等不適感,病人自己有種使不上力的感覺,甚至呈現不自然的屈曲姿勢。手關節活動或被拉開時,有極大阻力。 🔺三、動作緩慢:單側手腳活動變得很慢、不靈活,活動起來會讓人感覺死板,不協調,跟不上對側肢體速度。 🔺四、走路困難:走起路來,單側手臂擺動減少,不協調,嚴重時會出現小碎步,腳像黏在地板上,甚至有一種「向前衝、停不住」的感覺。 帕金森氏症是因為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產量不足。當這些症狀發生時,病人腦中多巴胺細胞已有過半死亡凋零,必須及早到醫院接受檢查及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階段。 目前帕金森氏病治療是以內科為主、外科為輔之策略。內科主要採藥物治療,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許多老年人常見疾病,帕金森氏病雖然無法治癒,但透過適當藥物治療,不只病況得以控制,症狀及生活品質更可大幅改善,壽命也不會顯著縮短。 除藥物治療外,針對特定的帕金森氏病,如嚴重顫抖症或難治之異動症,亦可考慮以手術方法,如腦深層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予以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以及語言治療,也可對於患者動作功能與語言吞嚥功能提供訓練協助。 帕金森氏病雖然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疾病,但是病程較緩慢也比較良性。通常採藥物治療或輔以外科深腦刺激手術,可獲得良好改善,平均病程可達20年以上。帕金森氏病非絕症,及早就醫及早治療,人生一樣可以精采萬分。
「醫生,我只要一咳嗽就漏尿,完全沒辦法運動,甚至出門都要很小心,怕尷尬!」最近婦產科門診因尿失禁問題來就診的患者變多,其中占大部份的是生過小孩或停經後的婦女。女性尿失禁發生機率不少,根據流行病學調查,30至59歲的婦女有約30%於成年後曾有尿失禁的經驗,而其中一半的婦女覺得尿失禁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可是在台灣的婦女、尤其是年長一輩,通常會覺得尷尬而不願提起;即使在家人的支持下,鼓足勇氣至門診就醫,往往一聽到「開刀」,就心生畏懼,甚至不願再接受進一步評估或治療。 ▎尿失禁有哪些類型? 尿失禁的定義是指不由自主地漏尿,最常見的類型有: 1.壓力性尿失禁:漏尿發生於咳嗽、打噴嚏、提重物、大笑、跑跳等腹壓增加時。 2.急迫性尿失禁:尿急、還沒到廁所時就漏尿。 前者發生機率為後者的兩倍,「混合型尿失禁」則兼具以上兩者。另外還有「滿溢型」、「暫時性」、「持續性」尿失禁。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婦女最常見的「應力性尿失禁」。 造成應力性尿失禁的原因包括:懷孕、陰道生產、生產胎次較多、第二產程延長、肥胖、年紀大、女性荷爾蒙減少、長期腹壓增加的工作或疾病(如:慢性咳嗽與便秘)、以及抽菸。在此提醒女性朋友們一個觀念,懷孕本身就是尿失禁的危險因子,所以剖腹產後也可能發生尿失禁喔! ▎微創手術 小傷口、疼痛少、復原快 如果只是輕度的尿失禁,可用藥物、凱格爾運動、電刺激治療等方式來改善;但若每天都需用護墊以防止漏尿造成褲子弄濕,已經可以算是嚴重尿失禁,就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大家不須聽到「開刀」就心生畏懼,尿失禁的手術治療這些年來進步神速。 多年前,尿失禁手術需在腹壁上開刀,像是「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不但傷口較大、恢復較慢,復發機率高,也容易留下疤痕影響美觀。1996年,瑞典醫師Dr. Ulmsten提出「尿道中段無張力性吊帶手術」,以人工材質製成之吊帶,置入尿道中段下方,在腹壓增加時會擠壓尿道中段,使尿不再漏出。隨著器械及技術的演進,現在只需在陰道內手術,外觀幾乎沒有傷口,當然也沒有疤痕的困擾,可以達到幾近完美的效果,對於尿失禁的患者可謂是一大福音。 這些吊帶手術架構於當今最流行的微創手術概念上:手術時間短(半小時左右)、傷口較小(只在腹部或會陰部有兩個不到一公分的小傷口)、術後疼痛少、住院時間短、較快回復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術後併發症降低,解尿困難、尿滯留之機率較低。因為手術效果佳、短期成功率超過九成,且五年以上仍有80%以上完全治癒率,近年來幾乎取代了其他類型的手術,成為尿失禁手術的主流。 尿失禁,雖不會產生立即的危險,但對一個女人的身心傷害卻是很大的。面對它、解決它,才能還給女性更光明健康的生活。
去年有知名節目主持人接受取石手術,取出體內共108顆結石,驚人的數量讓民眾印象深刻;接下來進入炎熱的夏季,更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究竟尿路結石有哪些症狀或警訊呢?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有結石的患者約占10%左右,所以你一定聽過身邊有人罹患尿路結石。 警訊1:突發性劇烈疼痛 尿路結石的患者,常見症狀是突發性劇烈疼痛,可能在半夜睡覺時,可能在日常工作時,而且非常難受,痛到刻苦銘心,恨不得直奔醫院打上一支強力止痛針;而且在結石手術處理或是排出之前,常反覆性發作,造成患者極大的不適。 警訊2:血尿、尿液顏色深 另外一個常見症狀是血尿,可能是鮮紅血尿伴隨解尿時的灼熱刺痛感,也有可能看起來是深黃色。當喝很多水,但尿液顏色看起來還是很深,就要小心有沒有血尿的問題。 警訊3:排尿量、排尿習慣改變 排尿量突然減少、排尿次數增加或是排尿困難,也有可能是結石造成的症狀。接受泌尿道感染治療或是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仍持續出現解尿方面的症狀時,也要小心是不是由尿路結石所導致,特別是攝護腺很大的男性,容易導致膀胱結石無法排出。 ▎尿路結石的產生與高風險族群 尿液從腎臟製造,會排出各式各樣的物質,若是尿量不足,使得尿液中的鈣離子、草酸或是尿酸等濃度過高,就容易使得結晶體更加濃縮沉澱、形成結石。夏天由於天氣炎熱,水分蒸發或是流汗排出,若沒注意補充水分,就容易導致結石,大約是冬季好發的3~5倍。 哪些人容易產生尿路結石呢?首先,家中有尿路結石病史的親人要小心,可能跟遺傳基因有關,或跟家中飲食習慣也有關聯;再來,每日的喝水量不足也容易發生結石;一些職業的工作者也要小心,像是高溫炎熱環境下工作的工人、廚師等,或是工作性質無法有足夠的飲水量、會有憋尿的行為的職業駕駛、櫃台服務員等。另外,尿酸控制不佳、痛風發作的患者,也容易產生尿酸結石。 ▎尿路結石的治療與預防 尿路結石要如何治療呢?一般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造成腎功能的影響以及患者感染的嚴重程度來個別判斷。若是小於0.5公分的結石,沒有嚴重堵塞的情況,也沒有嚴重腎衰竭或感染發炎,可考慮藥物治療加上大量喝水,有機會自行排出。若結石較大,0.5到2公分左右,或是有明顯堵塞症狀,導致腎功能變差,則要積極施做手術,可以選擇做體外震波碎石手術,將結石利用能量擊碎之後排出。若是大於2公分的結石,或是體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就要用手術的方式清除結石,選擇做內視鏡手術,膀胱鏡、輸尿管鏡或是腎臟鏡的手術,或是直接開腹,打開膀胱、切開輸尿管或是腎臟直接取石的手術。 預防尿路結石,一定要每天適量飲水,喝到足夠每天有2000cc以上的尿量;有代謝性疾病尿酸過高者,請控制好飲食,減少高普林食物的攝取;容易泌尿道感染,請配合醫師控制好感染的症狀;有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人也記得要治療矯正;平時沒有發作的人,也請3到6個月定時返回泌尿科門診追蹤檢查。 尿路結石,在炎熱的季節更容易發作,請大家注意以上建議事項,減少結石的產生,發作時請立即就醫,積極配合醫師建議處理,避免腎衰竭或嚴重敗血症的發生。 認識醫師
一般民眾有「吃西藥會傷胃」的迷思,尤其是長者,所以看診時常要求醫師加開胃藥。胃藥確實可減少胃酸過多造成的不適,但卻不是萬靈丹。民眾若自行服用,有時不但對病情沒幫助,反而會影響原本的藥物療效。胃酸是胃的主要分泌物,可輔助消化食物,若分泌不足,會有灼熱、噁心、反胃等不適感;但若過量,反而會侵蝕胃粘膜,易導致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疾病。某些藥物的確會傷胃,但造成的機轉不同,要先了解藥物和胃之間的關係,才能釐清如何使用胃藥。常見需搭配胃的藥物包括:
雙腳水腫、貧血、呼吸不順且喘、皮膚發癢……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民眾習慣去特定科別門診就診,但結果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這些症狀,也可能與「肝硬化」有關。🔺案例一 42歲的大樓管理員王先生,自年輕時即每週喝酒2~3天,又時常痛風發作,長期使用止痛藥。最近自覺面色蠟黃、尿量減少合併雙腳出現水腫現象,至腎臟科檢查,尿液檢查無異常,唯抽血腎臟肌酸酐數值稍高。 🔺案例二 60歲搬運工林先生,最近發現傷口容易出血不止,且肢體易瘀青,偶然於健康檢查發現有貧血情形,求助血液科,發現除血色素偏低外,另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亦減少。 🔺案例三 53歲菸酒商張小姐,最近走路會喘且呼吸不順、咳嗽、右側胸悶,從小無氣喘病史,每日抽菸十根,菸齡30多年,胸腔科檢查發現右側肋膜積水。 🔺案例四 48歲家庭主婦陳女士,最近容易皮膚癢,且皮膚上可見像蜘蛛的紅色微血管,雙手掌亦有紅斑,皮膚科醫師發現她的自體免疫抗體檢查為陽性。 ▎肝硬化無聲無息 早期不易察覺 以上四個案例,最後都轉至腸胃肝膽內科,經超音波檢查及抽血後,確診為「肝硬化」。 案例一為「酒精性 肝硬化」合併腹水,已有肝腎症候群併發症,且又長期使用止痛藥,造成腎臟功能惡化。案例二是「慢性B型肝炎 肝硬化」,其母親死於肝癌,推測為B型肝炎母體垂直感染者,患者從未接受規則的門診追蹤。案例三是「慢性C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18歲時曾因急性闌尾炎併發腹膜炎手術,手術中有輸血記錄,推測為當時的輸血感染,患者亦不自知她為慢性C肝患者。案例四為「自體免疫肝炎 肝硬化」,好發於女性。 輕度肝硬化通常無明顯早期症狀,肝炎有可能無聲無息地進展至肝硬化,一旦出現不適,病情已較為嚴重。除以上肝硬化個案的症狀外,常見症狀還有疲倦、食慾不振、腹水、男性女乳化等。肝臟合成蛋白功能的衰退,導致血清白蛋白的降低,引起雙腳水腫,也易造成肋膜積水或腹水,這些積水直接壓迫到肺臟或橫膈膜,造成氣促(因肺容積減少而出現喘的症狀)。貧血則是因為肝硬化造成的肝門靜脈高壓合併脾臟腫大,引起紅血球的破壞增加,或是併發了胃食道靜脈瘤、消化性潰瘍或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的出血所致。 另外,現代人較多肥胖症及新陳代謝障礙(包含血糖血酯異常),後續脂肪肝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也可能是未來肝硬化的主因之一,不可不慎。 ▎肝功能指數異常 應持續追蹤治療 肝硬化患者也有可能其肝炎指數GOT(AST)、GPT(ALT)的抽血數值正常,這種病人其肝硬化的進展速度通常較慢或停止,我們稱之為「不活動性肝硬化」。相反的,活動性肝硬化則是指肝炎指數持續上升,纖維化也不斷持續進行,最後將演變為代償不良型肝硬化,並可能出現包含肝癌等嚴重併發症。 腸胃肝膽內科的腹部超音波、胃鏡大腸鏡檢查,都可提供肝硬化患者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的好機會。面對肝功能指數異常,建議患者持續抽血追蹤肝炎指數回復到正常值,若持續肝炎指數異常,需找尋正確病因,力求可根治或矯正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杜絕不自知的慢性肝炎狀態,降低日後產生肝硬化的機會。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