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台灣最常見的新陳代謝疾病。因為身體無法妥善的代謝糖分,導致血糖偏高,甚至尿裡也有糖。身體很多器官都會受到破壞,代表性的就是眼睛、腎臟,以及周邊神經受損。神經系統發源自大腦,分化之後沿著脊髓、延伸到內臟與四肢,主管身體的感覺、運動與自律神經。當血糖控制失調時,神經浸泡在高糖分裡,就會導致神經損傷;但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患者就醫較常的主訴,是自覺末梢肢體變得冰冷,或對溫度的感受變得遲鈍、卻也可能疼痛難忍;走路常常踢到物品;或肢體傷口久久不癒。因此,在治療糖尿病時,也應該仔細觀察是否有前述症狀。 ▎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受損後的影響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有時可能只侵犯一條神經,例如顱神經的動眼神經受損,會導致患者突然複視與眼皮下垂,影響視力,常被誤認為是腦中風。但典型的神經病變是「多發性神經病變」,顧名思義就是全身性廣泛的神經受損,尤其是感覺神經。 感覺神經受損時,通常先以腳趾麻、痛為表現;沒多久就延伸到手。麻或痛的區域最初發生在肢體遠端,像戴著手套與襪子一樣,然後逐漸往身體蔓延。有的人碰到熱水會毫無感覺,但有些人是過度敏感,吹到風就覺得發燙或像針刺感。感覺神經無論是太遲鈍或太敏感都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衍生傷害;例如患者於冬天用電熱毯取暖時,因無法察覺過熱而造成大面積灼傷,或蓋被子睡覺時,因足部發熱或針刺感而無法入眠。 倘若是運動神經受損,就會先以垂足、容易踢到東西、或步態不穩來表現,容易發生跌倒而骨折或造成其他傷害。 診斷糖尿病神經病變,需仰賴病史及正確的理學檢查,必要時可藉由神經傳導檢查以評估嚴重度。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唯一可有效減緩神經病變進行的方法。當出現神經病變相關併發症,多半只能用藥協助緩解不適症狀,或添加維他命B群以延緩退化。另外,患者應該改變生活習慣以減輕併發症,例如: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每天檢視足部是否有細微之傷口等等。
春天來了,病號也來了!在春光明媚的美好季節,當然不希望民眾一到此時,就得忍受這些症狀困擾,因此列舉一些好發春天的耳鼻喉疾病,以利大家預作防範,或有所警覺,早作治療。春天的特性在於多變,在春暖花開之際,氣候也變、環境也多變,溫度忽冷忽熱,盛開的花朵釋出大量的花粉,對身體的調節,呼吸道黏膜的適應都是一大挑戰,而位處人體第一道防線的「鼻子」更是負擔起偵測、防衛之大任。 ▎預防過敏性鼻炎、花粉症 進入春天,就是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旺季,不管是氣溫的波動,或是盛開的花朵,都再再挑逗著鼻腔黏膜,帶來令人困擾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要減輕這些困擾,需適度注意衣物的穿著,室內外溫度的差異。對花粉過敏(花粉症)的人,這段時間應避免到戶外活動,或是遠離樹木、花草茂盛的地方,以避免接觸過敏原。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隔絕口鼻與空氣直接接觸。由於清晨5點到上午10點,正好是植物釋放花粉的時候,更應避免在這段時間外出。 除過敏本身可能引起中耳黏膜的反應外,也因為鼻塞、擤鼻涕的緣故,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合併發生中耳腔的病變,如耳悶、聽力障礙、甚至引發中耳積水。其他症狀,例如:流鼻血、咽喉炎,或多或少也和鼻子相關。 一旦過敏性鼻炎已被誘發,應使用藥物控制或就醫治療,以免病況惡化或演變成肥厚性鼻炎、聽力障礙等慢性病變。針對過敏性鼻炎之治療,通常有口服和鼻噴劑,視個人之病情及藥效,可單獨或合併使用。 春天降臨,希望大家能好好愛護自己,多注意生活上的小細節,搭配必要的藥物,快樂享受美好的春季!
每天早上一起床時就會打噴嚏、流鼻水或眼睛紅癢?又或是常常感到身體悶悶的不舒服?小心,您可能是過敏一族!由於環境污染、加工食品和生活壓力的影響,過敏人口有逐步上升的趨勢。根據健保署的資料統計,台灣過敏性鼻炎的人數約佔總人口的20%~40%左右,這還不包括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等。過敏者若了解自身對哪些過敏原有反應,將能降低對生活和健康的影響。 ▎過敏對健康的影響 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當人體偵測到細菌、病毒等外來物質入侵時,免疫系統會啟動免疫反應,使人體免除細菌、病毒等侵害。然而有些狀況下,免疫系統會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誘發發炎反應,進而造成組織損傷或生理作用失調,這就是所謂的「過敏反應」。根據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和機轉,又可分為「急性過敏」和「慢性過敏」(又稱「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 🔺急性過敏:主要是由人體肥大細胞上的免疫球蛋白E(IgE)與過敏原結合後,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誘發過敏物質所造成的,通常在接觸過敏原5~30分鐘內就會出現症狀。急性過敏的症狀來得又快又急,嚴重時還可能要人命。一般而言,急性過敏的過敏原以「吸入性」與「接觸性」居多,常見如塵蟎、黴菌、蟑螂排泄物、花粉、動物皮毛等,食物佔急性過敏原的比例較小。 🔺慢性過敏:多半是由體內的免疫球蛋白G(IgG)所誘發,當食物內含過敏原時,IgG會與過敏原結合成複合物,隨著血液流動,逐漸堆積在身體組織中形成慢性發炎反應。慢性過敏的發作時間比較緩慢,一般為接觸過敏原24小時至48小時後才會有症狀出現,其症狀也較為複雜,例如腹脹、腹瀉、食慾不振、疲勞、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不明原因疼痛、皮膚發炎等等。慢性過敏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廣,可是很難透過飲食追蹤找出慢性過敏原,也很難從過往的生活經驗中得知。因此,我們身邊常有人有慢性過敏的困擾,卻說不出自己到底對什麼東西過敏,往往需要透過過敏原檢測才能有效得知。 ▎為何有些醫師說過敏原檢測沒用? 臨床上,常有患者反應:「有醫師說過敏原檢測沒用,為什麼我還要做?」有些醫師不推薦的主因是: 一、可能檢驗不出過敏原 二、即使驗出了過敏原,生活中還是難以避開過敏原 因此,面對病人的過敏反應,多數醫師傾向以抗組織胺等緩解過敏的藥物治療。然而抗組織胺也只能緩解症狀,恐怕治標不治本。 ●第一個疑問:可能檢驗不出過敏原? 的確有可能。因為一般常見過敏原檢測的品項不多(大約30種左右),且大多數以急性過敏原為主。此外,過敏原檢測的品項也需針對台灣本土過敏原為主,如果是用國外的過敏原晶片,可能驗不出國人的過敏原。因此,本院特別引進全台檢測品項最多(急性123種+慢性101種)且以台灣本土常見過敏原為主的過敏原檢測,大幅提高正確的檢出機率。 ●第二個疑問:生活中難以避開過敏原? 過敏原檢測的目的,就是要讓過敏者知道自己的過敏原後,盡可能協助他脫離相關的困擾。當然,要改善症狀,一定得遵從醫師的建議,在生活中確實地做好減敏工作,不是檢驗出過敏原就結束了。如果過敏者沒有確實遵守醫師的建議,過敏問題自然解決不了。 以塵蟎為例,通常我會建議過敏者改用防塵蟎的床包、枕頭套、枕心,並定期更換清潔,再加上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等防護來減少塵蟎(過敏原),這些方法通常可有效地減少塵蟎引發的過敏反應。 以牛奶慢性過敏為例,我建議過敏者先避開牛奶和奶製品3至6個月(依過敏嚴重程度),改食用其他替代物,例如豆漿或杏仁奶,讓免疫系統得以休息與調整。 除此,我還會請過敏者調整飲食習慣,細嚼慢嚥,補充消化酵素、益生菌和維生素D3,因為我們的腸道系統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顧好腸道系統,通常免疫力和過敏都會改善。 過敏原檢測只是第一步,要真正遠離過敏的困擾,後續的改善作為才是根本之道。相信透過正確知識的傳遞、詳細的衛教,改善或根治過敏不是夢!我們一起努力!
春天來了,病號也來了!在春光明媚的美好季節,當然不希望民眾一到此時,就得忍受這些症狀困擾,因此列舉一些好發春天的耳鼻喉疾病,以利大家預作防範,或有所警覺,早作治療。春天的特性在於多變,在春暖花開之際,氣候也變、環境也多變,溫度忽冷忽熱,盛開的花朵釋出大量的花粉,對身體的調節,呼吸道黏膜的適應都是一大挑戰,而位處人體第一道防線的「鼻子」更是負擔起偵測、防衛之大任。 ▎預防過敏性鼻炎、花粉症 進入春天,就是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旺季,不管是氣溫的波動,或是盛開的花朵,都再再挑逗著鼻腔黏膜,帶來令人困擾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要減輕這些困擾,需適度注意衣物的穿著,室內外溫度的差異。對花粉過敏(花粉症)的人,這段時間應避免到戶外活動,或是遠離樹木、花草茂盛的地方,以避免接觸過敏原。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隔絕口鼻與空氣直接接觸。由於清晨5點到上午10點,正好是植物釋放花粉的時候,更應避免在這段時間外出。 除過敏本身可能引起中耳黏膜的反應外,也因為鼻塞、擤鼻涕的緣故,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合併發生中耳腔的病變,如耳悶、聽力障礙、甚至引發中耳積水。其他症狀,例如:流鼻血、咽喉炎,或多或少也和鼻子相關。 一旦過敏性鼻炎已被誘發,應使用藥物控制或就醫治療,以免病況惡化或演變成肥厚性鼻炎、聽力障礙等慢性病變。針對過敏性鼻炎之治療,通常有口服和鼻噴劑,視個人之病情及藥效,可單獨或合併使用。 春天降臨,希望大家能好好愛護自己,多注意生活上的小細節,搭配必要的藥物,快樂享受美好的春季!
每天早上一起床時就會打噴嚏、流鼻水或眼睛紅癢?又或是常常感到身體悶悶的不舒服?小心,您可能是過敏一族!由於環境污染、加工食品和生活壓力的影響,過敏人口有逐步上升的趨勢。根據健保署的資料統計,台灣過敏性鼻炎的人數約佔總人口的20%~40%左右,這還不包括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等。過敏者若了解自身對哪些過敏原有反應,將能降低對生活和健康的影響。 ▎過敏對健康的影響 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當人體偵測到細菌、病毒等外來物質入侵時,免疫系統會啟動免疫反應,使人體免除細菌、病毒等侵害。然而有些狀況下,免疫系統會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誘發發炎反應,進而造成組織損傷或生理作用失調,這就是所謂的「過敏反應」。根據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和機轉,又可分為「急性過敏」和「慢性過敏」(又稱「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 🔺急性過敏:主要是由人體肥大細胞上的免疫球蛋白E(IgE)與過敏原結合後,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誘發過敏物質所造成的,通常在接觸過敏原5~30分鐘內就會出現症狀。急性過敏的症狀來得又快又急,嚴重時還可能要人命。一般而言,急性過敏的過敏原以「吸入性」與「接觸性」居多,常見如塵蟎、黴菌、蟑螂排泄物、花粉、動物皮毛等,食物佔急性過敏原的比例較小。 🔺慢性過敏:多半是由體內的免疫球蛋白G(IgG)所誘發,當食物內含過敏原時,IgG會與過敏原結合成複合物,隨著血液流動,逐漸堆積在身體組織中形成慢性發炎反應。慢性過敏的發作時間比較緩慢,一般為接觸過敏原24小時至48小時後才會有症狀出現,其症狀也較為複雜,例如腹脹、腹瀉、食慾不振、疲勞、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不明原因疼痛、皮膚發炎等等。慢性過敏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廣,可是很難透過飲食追蹤找出慢性過敏原,也很難從過往的生活經驗中得知。因此,我們身邊常有人有慢性過敏的困擾,卻說不出自己到底對什麼東西過敏,往往需要透過過敏原檢測才能有效得知。 ▎為何有些醫師說過敏原檢測沒用? 臨床上,常有患者反應:「有醫師說過敏原檢測沒用,為什麼我還要做?」有些醫師不推薦的主因是: 一、可能檢驗不出過敏原 二、即使驗出了過敏原,生活中還是難以避開過敏原 因此,面對病人的過敏反應,多數醫師傾向以抗組織胺等緩解過敏的藥物治療。然而抗組織胺也只能緩解症狀,恐怕治標不治本。 ●第一個疑問:可能檢驗不出過敏原? 的確有可能。因為一般常見過敏原檢測的品項不多(大約30種左右),且大多數以急性過敏原為主。此外,過敏原檢測的品項也需針對台灣本土過敏原為主,如果是用國外的過敏原晶片,可能驗不出國人的過敏原。因此,本院特別引進全台檢測品項最多(急性123種+慢性101種)且以台灣本土常見過敏原為主的過敏原檢測,大幅提高正確的檢出機率。 ●第二個疑問:生活中難以避開過敏原? 過敏原檢測的目的,就是要讓過敏者知道自己的過敏原後,盡可能協助他脫離相關的困擾。當然,要改善症狀,一定得遵從醫師的建議,在生活中確實地做好減敏工作,不是檢驗出過敏原就結束了。如果過敏者沒有確實遵守醫師的建議,過敏問題自然解決不了。 以塵蟎為例,通常我會建議過敏者改用防塵蟎的床包、枕頭套、枕心,並定期更換清潔,再加上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等防護來減少塵蟎(過敏原),這些方法通常可有效地減少塵蟎引發的過敏反應。 以牛奶慢性過敏為例,我建議過敏者先避開牛奶和奶製品3至6個月(依過敏嚴重程度),改食用其他替代物,例如豆漿或杏仁奶,讓免疫系統得以休息與調整。 除此,我還會請過敏者調整飲食習慣,細嚼慢嚥,補充消化酵素、益生菌和維生素D3,因為我們的腸道系統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顧好腸道系統,通常免疫力和過敏都會改善。 過敏原檢測只是第一步,要真正遠離過敏的困擾,後續的改善作為才是根本之道。相信透過正確知識的傳遞、詳細的衛教,改善或根治過敏不是夢!我們一起努力!
近來適逢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陳媽媽的雙手跟下背突然又痛了起來,只好到門診求診。季節或天氣的變化,雖可促進萬物生長,但人體卻不喜歡這樣的改變;有些人甚至變得跟「氣象站」一樣,天氣一變、持續下雨,潮濕的天氣就讓身體開始痛了起來。關於天氣變化為何會造成身體疼痛加劇,目前醫學上沒有明確的解釋,但可能跟人體周邊的循環有關。氣溫下降可能造成血管收縮,進而使得局部血液循環變差,修復能力下降,疼痛因此找上門。如果以前曾受傷或動過手術,局部形成的手術疤痕或受傷過纖維化的組織,更容易因為天氣冷、循環變差而引起缺血的疼痛;另外,勞動或運動造成的乳酸堆積也會變得較慢排除,使得疼痛更加明顯。 ▎五招做好身體保健 第一招預防方式是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身體的保暖比較容易做到,但四肢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雙手或是膝蓋;建議外出時佩戴手套甚至護膝,可以起到保暖兼具保護的作用。 第二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運動不只可以增加心肺功能,還能時時讓關節活動,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避免沾粘及僵硬,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還能強化肌肉及韌帶,避免受傷。 第三招,提高身體的溫度也是一個好方法:天氣冷造成不舒服,透過熱敷、洗熱水澡,或是大家都愛的泡溫泉,可提高新陳代謝,改善周邊血液循環,減輕關節或是腰背疼痛,但千萬要注意「水溫」及「浸泡時間」,尤其關節如果有紅腫,就不建議熱敷或泡澡。 第四招,飲食方面,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人體修復需要蛋白質,維持肌肉量也需要蛋白質。 第五招,營養素攝取:包括富含維生素B(深色蔬菜、穀類)、維生素C(各種水果)、抗氧化抗發炎(十字花科)的食物也都有幫助。如果疼痛持續,建議趕緊就診讓醫師評估及治療。
肥胖會造成健康的危害,眾所周知,然而以往都著重在成人的肥胖防治,殊不知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問題,亦會對生理、心理產生影響且會持續到成年期,後續可能導致諸多肥胖相關併發症。據統計,台灣兒童與青少年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約為三成,亦即每三個小孩就有一個小胖子,其中又以男孩發生率高於女孩。這樣的盛行率在亞洲國家中相對高,因此青少年肥胖控制的議題相當重要! ▎兒少的「胖」與大人不一樣 兒童與青少年還在生長發育,隨著身高增長,體重也會變動,因此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定義與成人不同,並非單純看BMI(身體質量指數)的絕對值,而是必須與同性別、同年齡層的人做比較。我國對青少年與兒童肥胖的定義簡單整理如下表:
體重過重 | BMI超過同性別同年齡層85%,但小於95% |
肥胖 | BMI超過同性別同年齡層95% |
極度肥胖 | BMI超過同性別同年齡層99%或95%數值的120% |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