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統計,近六成台灣民眾,每天久坐至少超過8小時。久坐已成爲現代人生活的常態,長時間久坐不動,身體許多毛病就會悄然而至。48歲陳小姐,擔任行銷企劃工作的主管,因長時間久坐,又有翹腳壞習慣,她在一年前開始覺得下背腰部疼痛,臀部並有傳導痛向下延伸至腿後方,下肢麻痛、偶有灼熱感覺異常,嚴重時甚至「舉步為艱」無法走路超過10分鐘,患者初時看過多家診所,復健拉腰電療半年,也尋求中醫推拿治療,都不見成效,無法改善不適症狀。 因無法久坐久站、座立難安,造成生活及工作上的困擾,轉至醫院求診進行X光及核磁共振MRI檢查,發現其腰椎退化,診斷為腰椎第三與第四節椎孔嚴重狹窄、腰椎第四與第五節輕度滑脫,造成坐骨神經痛;由於陳小姐希望保守治療盡量不開刀,醫師遂採脊椎硬膜上注射治療並搭配每日復健運動,調整不良座姿減少久坐,所幸經三個月治療,疼痛症狀已大幅改善。 ▎脊椎狹窄原因 西園醫院復健科徐伯誠主任表示:『椎孔是脊髓及神經的管道,「脊椎狹窄(或稱椎孔狹窄)」指的是脊椎結構退化、進而壓迫到神經。』骨骼約在30歲後逐漸顯現退化,吸菸、過重、搬重物、有背痛病史、久站久坐、缺乏運動、常彎腰者,會加速退化情況。腰椎的退化包括椎間盤、小面關節、韌帶等結構,若退化到椎骨不穩定導致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增厚、腰椎滑脫,進而造成神經的壓迫,下肢會出現痠麻刺痛、灼熱感等坐骨神經痛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必須立刻處理。 ▲椎孔是脊髓及神經的管道,腰椎狹窄是脊椎結構退化、進而壓迫到神經,出現痠麻刺痛 ▎檢查及治療方式 一般脊椎狹窄患者,前彎或坐著會比較舒服,後彎及走路就會引起腿疼,且越走越痛,醫學上稱為神經性跛行;醫師可透過神經學檢查,X光、電腦斷層、核磁造影判斷是否有結構異常(如骨刺生成、韌帶硬化、椎管狹窄壓迫神經等)情形。經醫師評估後,個案陳小姐採「脊椎硬膜上注射」保守治療,先處理疼痛問題;利用超音波機器精準定位,將藥劑注射於脊椎硬膜上,使藥物浸潤於發炎的神經,以減緩發炎反應,達到止痛消炎之效。當疼痛緩解後,轉介至運動治療,訓練核心肌群,經三個月積極治療症狀已改善許多。 ▎應積極治療,避免惡化 徐伯誠主任也建議:『脊椎患者應積極治療,改正日常生活錯誤姿勢,以免讓病情惡化。』若疼痛嚴重到寸步難行,且藥物、復健、注射治療等保守治療3~6個月都不理想,或是下肢肌力變差、大小便受到影響,就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減少神經被擠壓的機會。多數患者會於保守治療與手術中平衡風險,選其一或者兩者共同配合進行治療。 ▎運動、增肌、正確姿勢,三要點減少復發 但隨著老化,某些症狀還有可能復發,當疼痛緩解後,適度運動、增加肌力、正確姿勢仍是預防腰痠背痛下背痛的三要點。運動合併正確衛教知識可減少三成復發的機會,運動種類並無特定,走路、騎車、太極拳、游泳皆可,但避免過度增加下背部負荷或容易造成脊椎傷害的運動,也建議從事全身性的運動,以達到心肺、神經、骨關節、軟組織與精神各方面的平衡。 最後,徐主任提醒,應避免久坐、久站,並減少反覆性彎腰動作及過度身體旋轉,坐下時記得至少每小時需起身活動身體,搬運物體之姿勢亦應調整適當,應先蹲下再搬等生活指引也很重要。
氣喘和肺阻塞,都是支氣管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影響後產生的慢性發炎,常見症狀為咳嗽、胸悶、喘、喘鳴音及痰變多等。診斷時,最重要的是病史詢問和肺功能檢查;尤其此時天氣轉涼,對溫差敏感者容易產生急性發作,更應注意自身健康。【案例一】42歲林小姐沒有慢性病史,平時規律運動,但每當天氣轉涼,運動表現就會變差,並感到胸悶、喘。一個月前新冠病毒感染確診,雖是輕症,唯獨咳嗽好不了,不僅半夜會咳醒,甚至會聽到幽微的高頻喘鳴音,胸口也總是悶悶的。 【案例二】76歲黃伯伯是市場的果菜販,從年輕時就一天一包菸抽了30年,終於在5年前戒掉了。他還有高血壓和高血脂,都在心臟科定期追蹤服藥。進入秋冬後,咳嗽、黃痰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也常胸悶和喘,已經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 上述兩位都來胸腔內科門診報到,醫生經過初步的病史詢問後,為他們安排了胸部X光和肺功能檢測。兩人的X光無明顯異常,然而肺功能卻都顯示第一秒吐氣量明顯下降,符合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的診斷。不同的是,在使用了短效支氣管劑15分鐘後,林小姐的肺功能明顯進步,黃伯伯卻沒有。醫生進一步詢問後得知,林小姐有鼻子過敏,曾得過異位性皮膚炎,因此抽血檢查發現免疫球蛋白E的數值偏高;至於黃伯伯則有輕微白血球升高的現象,平時也有食道逆流症狀。醫生最終為林小姐下了氣喘的診斷,黃伯伯則是肺阻塞合併急性發作,兩人都開始使用吸入劑治療。 ▎氣喘及肺阻塞的病因 氣喘和肺阻塞,都是支氣管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影響後產生的慢性發炎,造成支氣管內壁腫脹、黏液分泌物增多,主要特徵為呼氣氣流受阻,常見症狀為咳嗽、胸悶、喘、喘鳴音及痰變多等。 氣喘通常是呼吸道受刺激後引起過度反應,因此症狀和肺功能可能時好時壞,有些患者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症狀。 肺阻塞的發炎則是慢性、無法恢復,如遇到感染或其他刺激,可能會加重病情。診斷氣喘和肺阻塞,最重要的是病史詢問和肺功能檢查,搭配X光和抽血佐證,或排除其他疾病。 ▎如何治療氣喘? 阻塞性肺部疾病必須用吸入劑控制,口服用藥只是輔助。氣喘最根本的治療是「吸入性類固醇」,有些病人聽到類固醇就害怕、不願使用,只在有症狀時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然而根據氣喘最新診治指引指出,病患若長期只用支氣管擴張劑、未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是有許多害處的,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致命的急性發作。其實吸入性類固醇的劑量很低,又是局部使用,沒有口服類固醇常見的副作用。無論疾病嚴重程度高低,患者都要接受吸入性類固醇的控制,但藥量可依症狀程度調整,若控制穩定則有機會減量。 ▎如何治療肺阻塞? 肺阻塞則必須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如病情需要,可考慮使用2種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或吸入性類固醇。規則服藥可大幅降低急性發作的機會,也可改善症狀和肺功能。 天氣轉涼,氣喘及肺阻塞可能因為對溫差敏感、空氣品質不良或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急性發作。如果一變天就胸悶、喘、咳嗽不停、黃痰或有喘鳴聲,應考慮到胸腔內科門診做相關檢查。有氣喘或肺阻塞病史者,更應小心避免過敏原、香菸等刺激性物質的暴露,積極戒菸及規則用藥,並接種新冠肺炎、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顧好氣管,才能好好享受這颯爽的時節。
「疼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當中骨骼肌肉疼痛或神經痛,是復健科常見就診原因,病因包含:關節炎、頸部疼痛、下背痛、肩旋轉肌袖疾患、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扳機指、足底筋膜炎等。疼痛若不及早處理,可能轉變成慢性疼痛;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與診斷是很重要的一環,再搭配適當治療與衛教,可降低疼痛、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干擾,避免疼痛的慢性化。近幾年因超音波機器與技術的精進和普及,不僅協助骨關節、肌肉、軟組織損傷的精準診斷,更可在超音波影像下,給予適當注射或抽吸等治療方式,已被廣泛運用於復健醫療領域,是治療骨骼肌肉疼痛的利器。以下列出實際案例說明。 ▎一、手肘外側疼痛 ─ 網球肘 長期使用電腦、過度出力或運動後常見之網球肘(肘外側伸肌肌腱病變),臨床上可從位置診斷;但搭配超音波儀器檢測,更可精細診斷肌腱腫脹或發炎,嚴重者可能合併肌腱局部撕裂、橈側副韌帶損傷,或有壓迫周邊細微的皮神經等,此時可考慮搭配局部注射治療。 圖說:超音波影像下,可見手肘外側伸腕肌群的共同肌腱血流增加,意即組織發炎。 ▎二、手腕刺痛 ─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經在手腕處壓迫,症狀是手部前三指半區域麻、刺痛或感覺異常,最常在夜間或騎摩托車時麻到需要甩手,嚴重時甚至合併手部無力(如扭毛巾、拿筷子),常見於中年、女性、過度使用手部的工作者。除了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外,超音波可協助診斷及治療,除了看到神經腫脹,也可檢查造成壓迫的原因,並在超音波導引下,讓藥物精準注射到神經旁,降低不適症狀。 圖A箭頭之虛線區:超音波影像顯示患者正中神經腫脹。 圖B:針頭在超音波導引之下進行注射,避免傷及神經或附近肌腱。 ▎三、痛不欲伸 ─ 肩部疼痛 超音波輔助診斷肩部病灶,如常見的肩夾擊症候群,影像上可能看到肩部滑囊增厚或發炎。急性肩部疼痛可能源於旋轉肌撕裂、急性滑囊炎或鈣化性肌腱炎之急性發作,甚至合併滑囊內急性積液,造成肩部腫脹不適,此時超音波影像可協助診斷,視情況抽出積液並給予適度的注射治療。五十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會造成慢性疼痛以及肩關節活動度下降;除了傳統藥物與復健治療,可視情況接受局部注射,降低肩關節內發炎、擴張肩關節活動度,改善疼痛。 ▎四、坐立難安 ─ 下背痛 急性或慢性下背痛是患者求診的常見原因,多數下背痛可透過相對休息、藥物治療或復健儀器治療達到疼痛緩解,但不少疼痛可能來自於小面關節症候群,可能會有下背痛與下肢酸麻等症狀,經常與椎間盤突出產生的疼痛難以區分,或兩者同時發生;在超音波導引下,可給予患者精準之注射治療搭配部分神經阻斷,緩解疼痛。 骨骼肌肉與周邊神經疾患經過藥物與復健治療後,仍未完全緩解其症狀,可考慮以超音波協助診斷與介入治療。隨著超音波解析度的進步,病灶定位上更精確,甚至讓以往不易看到中小型神經組織的構造清晰成像。超音波檢查與導引注射可更詳細檢測骨骼肌肉與神經的疼痛原因,帶給患者更好的症狀改善。
根據國民健康署今年初公告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依據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甲狀腺癌已成為國人第七大癌症,女性的第四大癌症。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以女性為多,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三倍,高峯期是35~55歲,但各個年齡層皆可能發生。甲狀腺癌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癒。台灣最近數十年來雖然發生率增加了數倍,但死亡率反而減少,主要是比較小的甲狀腺癌的診斷增加所致,小於2公分以下的甲狀腺癌約佔八成,死於甲狀腺癌患者每年少於200人(總死亡率小於千分之五)。 ▎甲狀腺癌的臨床症狀 在一般民眾中,經由醫師的觸診檢查,約十分之一的民眾有甲狀腺結節,其中以女性佔多數。大部分甲狀腺結節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佔甲狀腺腫瘤不到5%,所以若發現脖子腫大先不需太緊張。 甲狀腺癌患者的主訴,以「無症狀的頸部腫塊」最常見。其餘症狀包含: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及吞嚥困難,若有以上情況,應盡速就醫。此外,由於近年全身健康檢查的盛行,健檢中經由「甲狀腺超音波」發現的甲狀腺癌也日益增多。 ▎甲狀腺癌之分類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佔甲狀腺癌的80%,通常腫瘤生長緩慢,但診斷時約30%病人已經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約30%的乳突癌為多發性(甲狀腺中有兩處以上的甲狀腺癌)。 🔺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佔甲狀腺癌約15%,通常為單一顆,比較容易經由血液轉移到遠處的器官,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約佔10%。 🔺Hurthle細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約佔甲狀腺癌的5%,其惡性度比乳突癌和濾泡癌稍高。 🔺髓質癌(Medullary Carcinoma):由濾泡旁的C細胞產生癌變致,佔甲狀腺癌的比例少於5%,部分病人有家族病史,惡性度較上述甲狀腺癌更高。 🔺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約佔1%,多發生於年長的老人,經常快速惡化、為預後極差的癌症。發現時,常常已無法做根除性的手術。對於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也不好。 🔺淋巴癌(Thyroid Lymphoma):主要為非何杰金淋巴癌。 🔺轉移癌:轉移至甲狀腺的癌症,以肺癌最常見。 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在所有的癌症中,算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一般而言大多數的病人都可以長期存活;第一到第三期的10年存活率約90~95%,第四期10年存活率約50%。甲狀腺髓質癌第一和第二期的5年存活率約90~95%,第三期的5年存活率約80%,第四期5年存活率約25%。甲狀腺未分化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約5%。 ▎診斷方法 最常使用的診斷工具有:理學檢查、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甲狀腺超音波導引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甲狀腺核子醫學掃描、正子攝影、基因篩檢、癌症標記檢查。 其中「甲狀腺超音波導引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為最重要的工具,依不同的結果表示不同的甲狀腺癌可能性。若細胞學檢查顯示為甲狀腺癌,則手術後甲狀腺癌機率大於99%;若顯示細胞為非典型,則甲狀腺癌機率約40%;若顯示細胞為濾泡型腫瘤,則甲狀腺癌機率約20%。 甲狀腺癌細胞對於放射性同位素如碘131或鎝99m,攝影能力平均約為正常細胞的十分之一,可用來區別良性和惡性腫瘤,但準確率較差,因此漸漸被超音波及細針穿刺所取代,但在甲狀腺癌術後追蹤上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正子攝影則多用於懷疑甲狀腺癌遠端轉移的患者。 ▎治療方式 ✅手術: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最主要方式。手術後方可確立腫瘤的型態和病理診斷,並可作為後續治療的依據,包括:甲狀腺切除術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患,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 ✅放射性碘(I-131)治療:利用甲狀腺癌細胞可以攝取碘的特性,以放射線來殺死甲狀腺癌細胞。一般安排在手術後4~12週施行,作為輔助性治療。 ✅體外放射線治療:主要用來治療未分化癌,因為未分化癌對放射碘治療幾乎沒有反應。也可用來治療手術無法完全清除的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的患者。 ✅化學藥物治療: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 ✅標靶治療。 甲狀腺癌,大多成長緩慢且不易轉移,接受良好且完整的治療非常重要。定期健康檢查或全身大範圍篩檢皆可早期發現結節。有家族史或相關疑似症狀時,做超音波檢查即可大致確認(該檢查不須特別準備或空腹)。當罹患甲狀腺癌時,經由積極的面對和治療,多數的病人都可以痊癒。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