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75歲嬤膝蓋痛 雙腿磨成O型腿
2020-08-02 自由時報《健康聚寶盆》/王大翊 文
75歲的陳奶奶早年長期在傳統市場攤位站著賣菜。退休多年後,發現無論是走路或爬樓梯時,總感到膝蓋疼痛,不得不改變走路姿勢,導致雙腿逐漸呈現O型。
怕痛的她總躺在床上失去活力,子女不捨奶奶終日足不出戶,帶她就醫檢查確診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圖1),兩年內先後安排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圖2),總算擺脫膝蓋痛困擾。
▲圖1:X光影像顯示患者有退化性關節炎(左);圖2:經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右),擺脫膝蓋疼痛。(照片提供/王大翊)
膝關節在長期受力下,關節軟骨容易退化磨損,進而長骨刺、關節變形、失去彈性,產生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旦內側的軟骨磨損加劇,也會造成力線的改變,人體改以不正常的姿勢行動,更增加膝蓋內側的受力,導致惡性循環,出現腳「彎掉」的症狀,也就是俗稱的O型腿。
關節軟骨老化 會不正常摩擦疼痛
由於陳奶奶多年來過度站立,使得關節軟骨隨著老化被破壞,因此關節活動時,會產生不正常摩擦及疼痛,尤其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於50歲以上的病人,女性比率為男性2.5倍,體重過重者也是高風險族群之一。
退化性膝關節炎初期因關節軟骨磨損不明顯,多數症狀來自韌帶損傷,可透過穿著護膝維持膝關節穩定(圖3),復健物理治療增加腿部力量和關節活動度,服用消炎止痛、葡萄糖胺等藥物緩解膝蓋疼痛,或透過關節內注射,急性期時注射類固醇快速緩解疼痛,注射玻尿酸可防止磨損並抑制發炎反應。
▲圖3:退化性關節炎初期可透過穿護膝維持膝關節穩定。(照片提供/王大翊)
若生骨刺 可考量人工膝關節置換
但若軟骨嚴重磨損,已有大量骨刺產生,屬於晚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且透過前述保守治療均不見功效時,經評估可透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術後約一週內即可出院,約3至6週可恢復多數日常活動。
提醒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平時應儘量避免傷害膝蓋的動作,如蹲著整理菜園、擦地板等,平時應加強大腿肌肉群和核心肌群訓練,多補充蛋白質和蔬果,可減緩肌肉流失,排除宿便,以控制體重,並於清晨或傍晚接觸陽光約15分鐘,可協助合成體內的維生素D,以延緩關節炎惡化。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
▲患者術後順利行走,也解決O型腿困擾。(照片提供/王大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