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膝蓋爆痛 原來是膝關節缺血性壞死

 

文/王大翊

45歲許先生為減重開始上健身房,但3個月來卻感到左膝隱隱疼痛,原本以為是運動過度「操太兇」,沒想到休息幾天仍未緩解,輾轉嘗試各種保守治療也不見效。經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膝關節缺血性壞死」,所幸壞死範圍不大,透過關節鏡手術修整軟骨,同時接受核心減壓手術,又能繼續安心運動。

核磁共振檢查 揪出病灶

許先生因工作需要經常應酬,近幾年體重快速增加瀕臨破百,血脂肪也居高不下,因此下定決心到健身房鍛鍊身體。但近幾個月常覺得膝蓋疼痛,重訓效果大打折扣,起初到診所透過X光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狀(圖1),初步判斷是肌腱發炎,便暫停健身房課程,並積極接受各項保守治療,但因症狀仍未改善,改至醫院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才明顯看出病灶(圖2)。


▲圖1:X光檢查看不出病灶。(照片提供/王大翊)


▲圖2:MRI檢查才看出病灶(箭頭處)。(照片提供/王大翊)

「膝關節缺血性壞死」並非常見的膝關節疾病,因症狀與退化性關節炎類似,民眾往往四處求醫卻無法根治。其中最大差異為,前者因膝關節內的骨頭壞死,造成附著在骨頭上的關節軟骨整片塌陷,出現膝蓋疼痛、關節腫脹、跛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等症狀,產生症狀的速度較退化性關節炎快速,且嚴重程度較高,需要透過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認病灶。

目前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的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服用類固醇、外傷、高血脂或體重過重有關,好發於60歲以上病人,以女性居多,疼痛處位於大腿骨靠近膝關節內側。

▎關節鏡手術 修整軟骨

至於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的治療方式,主要取決於壞死範圍的大小,若壞死面積小於2平方公分,會先以止痛藥物、穿戴護膝等保守治療,若不見效,則進一步安排關節鏡手術修整軟骨及核心減壓。

若壞死面積大於2.5平方公分,當病人年紀小於55歲,可考慮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治療,以延長膝關節使用時間約5-15年,爭取延緩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時間。若病人年紀大於60歲,則建議選擇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由於許先生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的面積不大,且及早發現,經關節鏡手術治療,有健保給付,症狀大幅改善,又可恢復正常運動;最重要的是保留原生關節,免於關節置換手術的命運。

提醒民眾,若要預防膝關節缺血性壞死,平時應維持標準體重,控制血脂肪,並多訓練膝關節周圍肌肉,運動時量力而為。年長者可使用彈性護膝維持關節穩定,但應間歇性穿戴,以免肌肉過度依賴護膝而加速退化,並避免不當使用類固醇等藥物、酗酒和抽菸,以免增加關節病變機率。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醫師提醒,維持標準體重,控制血脂肪,並多訓練膝關節周圍肌肉,可預防膝關節缺血性壞死;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王大翊)

新聞出處

 

Leave a reply